如果他的整個段子吐槽了三個小時解放軍,被拘留也行。
斐先生全身覆滿汗水,激烈地喘氣:「唉、啊呀……這是第幾片啦?」 松雀沒答。落在地面鋪平的透明防水布上。

掠顱者終其一生都在逃避瘋狂的本質。崆峒前些日子被王蛇與同為掠顱者的峨嵋聯手擊退。」 松雀迅速下刀,從斐先生的小腿肚割下一大塊肉。松雀看也沒看,把肉片扔進盆中,濺起水花。笑聲的主人的確快瘋了。
世界的變化就是這樣超出想像。松雀神情平靜,專注地切肉。她期待這個碩士班將來能長出完整的賽德克教育體系,培養熟悉傳統知識、能站在族人觀點思考、能協助族人自主決定的年輕人,將成為原住民自治的基礎。
更奇怪的是,她怎麼有時間研究這麼多議題,親身參與這麼多行動?參與行動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很多時候在現場可以看出淑雅已經很累了,但她還是努力撐下去。淑雅的工作是在大學教書,為什麼不趕快寫論文以便升等、加薪、當主管?印象中聽她說過,她想不出寫論文有什麼意義,論文寫出來很少人會看到,很難幫助到正在受苦的人們,因此她每次寫論文都很難完成。她認為原住民族與國家的關係應該是平等的,因此她也參與憲法原住民專章草案,希望把原住民族與國家的關係寫進憲法裡,但這份草案終究沒有進入修憲的階段。淑雅以法律系教授的身份在靜宜大學撐出了一個空間,讓賽德克自主決定的教育在這裡萌芽,重新定義了什麼是知識?什麼是對原住民有價值的學術活動?什麼是原住民需要的教育?這也是台灣原住民目前唯一擁有的機會。
大部分課程內容是賽德克傳統知識,由耆老在部落以賽德克語授課,包括祭儀、狩獵、織布、編藤、歌謠等等。可以說,淑雅不只是一個很優秀的人,而像是十個各有不同專精領域的很優秀的人,全部加在一起,差不多等於淑雅一個人做到的事情,她就是這麼厲害。

淑雅像一個開路的人,濃密的森林裡沒有路,被百年來錯綜複雜的各種困境困住的人們正因為沒有出路而苦惱,她來到這群人當中,陪伴人們,協助人們一起開路,讓被困住的人們可以繼續向前進。我們有問過她,為什麼對原住民這麼關心,她說因為她家離阿里山不遠,小時候常遇見阿里山的人,因此她從小就對有一群「不太一樣的人」,印象很深刻。淑雅除了關心一大堆原住民議題之外,也做了很多人權相關的工作。反而是我們常常去問她問題,寫文章時請她幫忙給意見,她都很樂意花很多時間幫忙我們。
但那不代表淑雅的論文寫得不好,事實上她的博士論文寫得極好,詳細分析了四百年來原住民土地被國家以制度搶奪殆盡的脈絡,而且以一種淺顯易懂的方式書寫(似乎她還是期待讀者可以多一點)。現在回想起來,真的很不好意思。而且她的思考聰明激進,態度卻謙虛溫和,總是對未來懷抱著希望,溫暖照顧著同伴。文:莎瓏.伊斯哈罕布德(輔仁大學影像傳播學系助理教授)、馬躍.比吼(南島魯瑪社執行長) 1998年,我們在反亞泥運動中認識當時是台大法律所博士生的淑雅,那時覺得怎麼會有這麼聰明、頭腦清楚的人,可以把複雜的問題分析得這麼透徹。
依照一般的觀點,這個碩士班的學術成果可能不符合現有的學科分類與學術標準。通常關心原住民議題的人會有一個關心的大致範圍,但是淑雅關心的非常廣泛,而且都有實際參與行動,包括反亞泥、原住民土地政策、司馬庫斯櫸木、憲法原住民專章、狩獵、莫拉克風災、日月潭BOT、原住民轉型正義、原住民高等教育等。

參與行動也常會面臨衝突與高壓的狀態,淑雅總是能穩住情緒,溫和理性地試圖說明自己的想法,是EQ超高神奇的人。大多數學生以課程中學會的賽德克傳統知識創作畢業作品,再以賽德克語及中文兩種語言寫畢業論文,今年即將有第一批畢業生。
但是從賽德克族的觀點,這個碩士班的課程內容與學術成果正是族人期待已久的:從耆老那兒搶救現有的豐富知識,經過整理之後,傳給年輕人,讓賽德克年輕人有機會熟悉這些知識,發展出新的可能性。台灣西藏人權連線臉書 林淑雅(左) 2015年淑雅與伊婉老師一起籌劃靜宜大學的原住民族文化碩士班,2018年開始招生,是一個很具開創性的碩士班,可以說是淑雅與伊婉老師的新發明。事實上這些議題都非常複雜,但淑雅對每個議題的脈絡都研究得很透徹,她總是站在原住民這一邊,觀察現況並仔細思考出最可能的出路,然後跟族人一起著手創造這些出路大多數學生以課程中學會的賽德克傳統知識創作畢業作品,再以賽德克語及中文兩種語言寫畢業論文,今年即將有第一批畢業生。奇怪的是,淑雅很少使用臉書,也很少宣傳自己做的事情,但還是可以把事情做得很好。淑雅像一個開路的人,濃密的森林裡沒有路,被百年來錯綜複雜的各種困境困住的人們正因為沒有出路而苦惱,她來到這群人當中,陪伴人們,協助人們一起開路,讓被困住的人們可以繼續向前進。
大部分課程內容是賽德克傳統知識,由耆老在部落以賽德克語授課,包括祭儀、狩獵、織布、編藤、歌謠等等。我們有問過她,為什麼對原住民這麼關心,她說因為她家離阿里山不遠,小時候常遇見阿里山的人,因此她從小就對有一群「不太一樣的人」,印象很深刻。
但是從賽德克族的觀點,這個碩士班的課程內容與學術成果正是族人期待已久的:從耆老那兒搶救現有的豐富知識,經過整理之後,傳給年輕人,讓賽德克年輕人有機會熟悉這些知識,發展出新的可能性。淑雅的工作是在大學教書,為什麼不趕快寫論文以便升等、加薪、當主管?印象中聽她說過,她想不出寫論文有什麼意義,論文寫出來很少人會看到,很難幫助到正在受苦的人們,因此她每次寫論文都很難完成。
依照一般的觀點,這個碩士班的學術成果可能不符合現有的學科分類與學術標準。而且她的思考聰明激進,態度卻謙虛溫和,總是對未來懷抱著希望,溫暖照顧著同伴。
在學位論文之後,她好像只寫完一篇專書論文,那是因為學位論文非完成不可,而專書論文是她跟朋友們約好要一起出書,為了不害到朋友而努力寫完。現在回想起來,真的很不好意思。但那不代表淑雅的論文寫得不好,事實上她的博士論文寫得極好,詳細分析了四百年來原住民土地被國家以制度搶奪殆盡的脈絡,而且以一種淺顯易懂的方式書寫(似乎她還是期待讀者可以多一點)。中文課程很少,主要分析族人現在處境並討論將來發展。
通常關心原住民議題的人會有一個關心的大致範圍,但是淑雅關心的非常廣泛,而且都有實際參與行動,包括反亞泥、原住民土地政策、司馬庫斯櫸木、憲法原住民專章、狩獵、莫拉克風災、日月潭BOT、原住民轉型正義、原住民高等教育等。更奇怪的是,她怎麼有時間研究這麼多議題,親身參與這麼多行動?參與行動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很多時候在現場可以看出淑雅已經很累了,但她還是努力撐下去。
文:莎瓏.伊斯哈罕布德(輔仁大學影像傳播學系助理教授)、馬躍.比吼(南島魯瑪社執行長) 1998年,我們在反亞泥運動中認識當時是台大法律所博士生的淑雅,那時覺得怎麼會有這麼聰明、頭腦清楚的人,可以把複雜的問題分析得這麼透徹。事實上這些議題都非常複雜,但淑雅對每個議題的脈絡都研究得很透徹,她總是站在原住民這一邊,觀察現況並仔細思考出最可能的出路,然後跟族人一起著手創造這些出路。
台灣西藏人權連線臉書 林淑雅(左) 2015年淑雅與伊婉老師一起籌劃靜宜大學的原住民族文化碩士班,2018年開始招生,是一個很具開創性的碩士班,可以說是淑雅與伊婉老師的新發明。反而是我們常常去問她問題,寫文章時請她幫忙給意見,她都很樂意花很多時間幫忙我們。
參與行動也常會面臨衝突與高壓的狀態,淑雅總是能穩住情緒,溫和理性地試圖說明自己的想法,是EQ超高神奇的人。她認為原住民族與國家的關係應該是平等的,因此她也參與憲法原住民專章草案,希望把原住民族與國家的關係寫進憲法裡,但這份草案終究沒有進入修憲的階段。她期待這個碩士班將來能長出完整的賽德克教育體系,培養熟悉傳統知識、能站在族人觀點思考、能協助族人自主決定的年輕人,將成為原住民自治的基礎。可能因為她主要幫助人們的方法是仔細分析人們目前的處境,給予法律上或行動上的建議(這是無價之寶,因為淑雅的頭腦不是普通的頭腦,她總有辦法為受苦的人們想出解決方法),因此她不太需要宣傳、也不太需要烙人,所以很少使用臉書。
淑雅除了關心一大堆原住民議題之外,也做了很多人權相關的工作。可以說,淑雅不只是一個很優秀的人,而像是十個各有不同專精領域的很優秀的人,全部加在一起,差不多等於淑雅一個人做到的事情,她就是這麼厲害。
淑雅以法律系教授的身份在靜宜大學撐出了一個空間,讓賽德克自主決定的教育在這裡萌芽,重新定義了什麼是知識?什麼是對原住民有價值的學術活動?什麼是原住民需要的教育?這也是台灣原住民目前唯一擁有的機會。後來我們讀她的論文時才發現,很多東西她早已想到、早已研究過了,她仔細研究過原住民族與國家的關係,所以能把各種問題分析得這麼透徹
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在接受一家美國電視台採訪時,他被問及轟炸柬埔寨一事,季辛吉表示憤怒,稱採訪的主題是他100歲生日,而所問的是60年前的事情。